農資人在“新的商業模式“下的尷尬境遇 |
發布時間:2016年8月20日 瀏覽:2321 次 |
互聯網給農資行業帶的便利,也帶來了弊端。竄貨已經是明目張膽,仿佛在干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。農資外企對待網絡竄貨和網上平臺銷售,只是發表聲明“維穩”,再也沒有下文。 淘寶店鋪一年在網上銷量成千上萬件比比皆是,涉及杜邦先正達巴斯夫陶氏拜耳曹達等公司產品。網貨泛濫超低價沖擊市場,真假難以分辨,但是那些外企干什么去了?也不見媒體有這方面的報導,許多零售商和經銷商都失去了信心和耐心。部分零售商賣進口藥,在微信群里都遭遇同行的奚落。 可以預測,明年進口農藥訂貨面臨的將是“滑鐵盧”。一是進口農藥缺乏市場保護,大不了從網上拿高仿貨;第二是新藥新產品價格高,經銷商苦苦推廣最終是誰收割都是未知數;第三是國產藥的蓬勃興起,包裝到質量都有提升。想當年的什么諾基亞手機,摩托羅拉手機,現如今滿大街都是小米,華為手機,一切皆有可能。農藥品種眾多,同質化嚴重,沒有進口農藥不會影響農民的收入。 最想談論的內容,就是個性化訂制農藥化肥。以前這個操作可能性比較小,那時候只有個別有銷量的經銷商,找上游公司訂制一些產品。因為個性化,包裝和市場上的有區別,沒有砸價和竄貨的弊端,而且規格和標簽可以根據本地特點制造。如今電腦已經普及,手機上網方便,零售商和經銷商想訂制產品已經很現實和方便。如果有需要,一起眾籌一個公司都沒有問題。無公害農業前景比較樂觀,往那個方向發展沒錯。 農資人還有一種生存的方法,是實體店和網店同步發展。零售商能提供技術和運輸送貨服務,但提供不了低價產品。網絡能提供低價產品又不能提供技術賒銷運輸等服務。那就同步開展,讓農民大爺選擇。其實結果都是一樣的,就滿足一下大爺低價格的需求吧。反正是現款,咱們不吃虧。特別是在店里賣不出去的,終于可以在網上處理掉啦!那網上賣東西,就靠幾張圖片和買家評論和贈品,一點都不難。那些淘寶服務站的人,正盼著有人雇請,刷好評賺外快呢。相信網購和評論的人,智商都值得商榷。 馬云說,現在的不少假貨,質量和價格都要優于真品。給這些真品造成沖擊的,并不是假貨,是新的商業模式。PS:這種商業模式,有啥新的呢?老實說,哥見得太多了,大白免奶糖、康帥博方便面、綠劍口香糖……互聯網+的時代,神馬玩意,都得搬到線上去,連夜總會的小姐,都轉戰到手機APP直播了。 中國允許電商如此快速發育,這是社會經濟管理的嚴重失誤。人家讓網店消滅實體店了,你有什么理由不努力,農資人必需盡快轉型升級,最終改正歸邪,也許面對的是一邊賒銷一邊網上賣高仿的尷尬。想用真品在網上拼價格?那一定死翹翹。 本來是能好好做生意好好的走路的,一下子讓所謂的“新的商業模式”趕進了歧途。 |
將文章分享到: | ![]() |
返回 | ||
上一篇:
未來幾年 農資企業的3條出路!
下一篇: 我國畜禽養殖畜禽糞便有效處理率不足五成 治理養殖污染妙招幾何 |